我們有很多議題,而每個議題的背後都代表著機會;謝謝【一談就贏:進階談判攻略】給了我四大議題

為時一整天的競賽進行到下半場,我方隊伍微幅落後,此時正要開始的是一項大型演練。 「誰要上場?」組長阿泰問;我毫不猶豫地舉手,該是來記全壘打反超比分的時候了。 抽牌決定角色之後,我要扮演嫌疑犯,對上Frank扮演的檢察官問訊,規則看起來並不困難;我們是第二組合,由小明和星賢上場的第一組合先開始對戰。 第一組合對戰進行到一半,還沒拿到案例只能在旁邊等待的我老毛病又犯了,以前打棒球每次到了重要的比賽要上場打擊,身體總是會因為緊張而不聽使喚的開始僵硬,動作變得遲緩而腦袋一片空白;很奇怪的,只要越想贏的比賽就越會有這種症狀。而當天我就以這種狀態上場了,甚至Alex老師還對我說「子桓,你不是真的犯罪被抓到,手不要抖。」,可想而知接下來我感受到的只有左臉中了一拳、接著下巴又中一拳、最後在連要控制自己的講話音調速率都沒有辦法做到的情形下,被對手打得毫無招架之力直接KO倒地。 被輾壓的一刻,我會記住一輩子 1.See the ball, hit the ball:專注在「該做什麼」而非「結果如何」 以前打棒球的時候學長總是叫我們打擊的時候不要害怕三振、眼睛要盯著球,因為初學者往往急著想抬頭看球到底打得怎麼樣,但是這樣做除了容易讓打擊姿勢走樣外,還會造成自己太過在意打得好不好,患得患失的心態只是徒增心理壓力和焦慮感而已。 回想之前幾次打出全壘打的記憶,在走上打擊區之前根本就沒有想過「全壘打」或「三振」這些詞,正因為如此反而內心更能夠專注在「擊中球心」這件事上,從而造成好的結果。 回到當天和Frank的對戰來說,我在當下只想著「我要拿分」(更精確地講,就像老師說的「只想不犯錯拿基本分」)別說價值三角和USELESS了,連思維班基礎中的基礎:「談判前準備五步驟」都給拋到了九霄雲外去;以我這種爛透了的準備方式若能談出什麼結果那才真的是不可思議吧! 如果重新再來一次的話,我必須帶著「準備好接受犯錯」的心態來進行準備,如果連來到教室上課都不敢犯錯,那在平常生活中還要談什麼刻意練習?我是個連以前玩電動遊戲都會想看攻略的人,但過去靠著「研究攻略」而領先其他人的我卻成了自己成長的阻礙... “Never let the fear of striking out keep you from playing the game” ― B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