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19的文章

M101商戰模擬:玩的是商戰,學的是人生-大人學又一經典好課

圖片
這個週末又來到了好久不見的大人學,也預告了自己2019上課季的來臨;這個下半年實在太多好課讓人想要貪婪地把他們全部都上過一遍。很可惜就和這次的課程要教給我們的事情一樣,限量是殘酷的,而人生也不會有重來一次的機會,只有讓自己無論在手速、自我宣傳騙讚(喂)、關注課程消息各方面都具備一定水準,才能在這場搶課的戰爭中存活下來。 這次的課程主題是經營模擬,主角們(你就是主角)接手了一間服飾店,而要把他經營成什麼樣子,則全由小組成員討論決定;當然因為是簡化過的模擬器,一些參數上會有限制或與現實世界有所不符,不過已經能夠體會做生意的困難度,想想自己大學時期還一度很看不起商學院的同學呢!當時真是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啊! 1.釐清目的:理性決策的背後動機來自於感性 就像Bryan舉的例子,你得先決定「我想去墾丁玩」(感性),後續才有預算籌措、規劃行程、預定交通與飯店住宿等等的決策與行動(理性);而這個順序是不能顛倒的,理性並不能告訴你墾丁還是夏威夷比較好玩(好啦,你要馬爾地夫我也不會阻止你),端看你想要的是什麼,而純粹依靠感性也會讓你在前往目的地的途中多災多難。 回到我們的服飾店,想要發展成一家什麼樣的店面?全看你和你的組員的想法而定,不過從人生的角度來想,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也不是從一開始就對自己的目標有那麼明確的認識。而在初期勢必還是得遵循一些世俗的價值,以求讓自己擁有生存下去、以及有所選擇的能力;在經營來說就是「獲利」和「品牌價值」,在個人來說當然就是「收入」與「個人信譽」。 在不斷提升自我能力的同時,我們也會培養出一套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也會不斷地探索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而這又回頭來影響我們所訂定的目標與決策。 2.化整為零:多元選項造就思考維度的提升,技術的成長來自於在矛盾中尋找平衡與突破 光是在這個簡化再簡化後的CASE裡,服飾店的起始設定(地點、風格、價位)就有4x5x3=60種以上的變化,加上後續的行銷手段、定價、人事策略等等,可以說根本無法窮盡這些影響變化的因素;甚至,這些因素還會互相對彼此有所影響,例如純粹削減成本可以帶來利潤的提升,但是隨著削減成本帶來的競爭力與業績下滑,又是會讓利潤下降的不利因素。 而現實世界中自然又更加複雜,要如何一一考量這些互相牽扯的面向? 在Alex一篇早期的文章 《別再笑線性

寫在進階七班半年後:我讀貝爾賓團隊角色的三個感想

圖片
貝爾賓團隊角色理論,除了Alex在一談就贏的部落格中有專文介紹外,也是一談就贏系列課程的隱藏重點之一;從思維班開始便有官方統計指出「表現較好的團隊,成員組成往往都符合貝爾賓多元團隊模型的設定」,在進階班更是特別有一個章節來探討組內成員各自偏好和扮演的團隊角色是什麼。 管理團隊:成敗啟示錄 既然現代職場要能忽視團隊運作的機會微乎其微,那麼我們勢必得對其中的原理和應用有更進一步的瞭解,為此,我特別拜讀了貝爾賓教授講述他在亨利管理學院研究成果的著作:「管理團隊:成敗啟示錄」,也在這邊和大家分享三點自己的心得。我所看的是本書的簡體譯本,但為了避免混淆,在這裡提到各種角色時我會統一使用他們的繁體名稱,另外在文章最後附上對照表給大家。 1.沒有聰明人,團隊就注定失敗?端看團隊所被賦予的工作是什麼 貝爾賓在「決定團隊成敗的因素」一節中描述了一個關鍵因素-智力,他寫道:「對失敗的團隊,首要的預測指標即是團隊成員普遍智力較低。哪怕團隊裡只有一個智力較高的人,結果也會大為改觀...任何一個團隊都需要至少有一個聰明人,不管他擅長分析還是擅長創意,否則這個團隊一定會碰壁。」,此處貝爾賓引用的是卡特爾(Raymond Cattell)所開發的16PF人格特質測驗中第二項評分「推理能力」(Reasoning),以及由兩位學者:華森與格雷澤開發的批判性思維測驗(Watson-Glaser Tests of Critical Thinking)分數來做為「智力」的判斷指標。 面對困難的決策,需要擁有戰略思考的能力 在這邊先討論一下16PF中「推理能力」的部分,其正向描述是抽象思考(Abstract-thinking)、聰明(Bright)、快速學習(Fast-Learner)等詞彙,然而,因為卡特爾的16PF是屬於一種心理測驗,僅能代表一個人的傾向而不代表他的絕對能力;而這部分則以批判性思維測試來補足。而在這邊,究竟應不應該考慮對執行工作或所屬產業的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力呢?我個人認為是有需要的,即使我們有能力請到絕頂聰明又創造力過人的愛因斯坦加入團隊,對產業環境know-how不熟的他又能夠發揮多少「創新者」或「監察員」的效能呢?不過話又說回來,高智力的其中一項描述「快速學習」也正代表著雖然高智力成員不一定能夠發揮即戰力,但只要培育訓練方法得當,很快他們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