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的工作是唬爛?讓功夫老師來教你什麼叫真功夫

我到台灣後就發現,許多科技公司都輕視Sales & Marketing,以為技術最重要,但沒有業務員、你根本沒生意,不會獲利,根本活不了。 -張忠謀 《總經理的學習》 重視市場,傾聽客戶聲音,說來簡單,能做得好的人卻著實不多。 功夫老師的產品經理課程,由PEST分析開始;乍看之下就只是搜尋一些外部新聞或個人感受到的趨勢,按照政治、經濟、社會、技術四個面向來做分類,如此而已。然而,在沒有認清產品本質的情況下,往往對於資訊的解讀深度都會不足,進而容易得出一些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結論。 雖然因為團隊合作的失誤讓我們繞了一大圈,我們最後還是確定了要設計的商品「眼部按摩器」。那麼,我們在PEST環節都整理了哪些趨勢呢? 中美貿易戰:很直覺,雖然不是只有我們要面對的狀況,不過就先放著作為提醒也好。 高度用眼族群人數增加:事實,但僅僅代表「市場正在擴大」,不代表我們有任何優勢,同樣就先放著。 鋰電池技術發展:從這裡開始就偏掉了...後續接著談。 網際網路發展:不知道關聯性在哪裡。 VR技術興起:嗯...... 總共列了15點,接著功夫老師說請把對我們而言是優勢+能夠量化為產品規格的重點項目挑出來,作為各家產品的比較項目。於是很自然地,既然要轉換成規格,那麼電池能力、重量、可線上更新驅動程式(由網際網路發展的趨勢導出)、和VR功能,就成為了我們對於「眼部按摩器」各家產品的比較基準。 在對眼部放鬆效果、按摩力道、按摩方式等等完全沒有提到的情況下;我們組內強大的硬體技術人員(是真的很強大,過去戰功彪炳,代表台灣做了幾個國際級的案子)開始熱烈地分享與討論關於電池充電的規格。而我們最後也決定設計一個「有VR功能的眼部按摩器」。 組員A:「等一下,用眼部按摩器的時候眼睛不是閉著的嗎?」 組員B:「對啊,怎麼好像怪怪的?」 組員C:「可以啦!眼部按摩器是按摩眼睛周遭,眼睛可以睜開的,『技術上』做得到。」 電池有其極深的專業領域,但和眼部按摩器似乎關連不大 在定義產品特色的時候功夫老師就直接點出:「你們太多科技用語了,大家買眼部按摩器是為了快速充電嗎?」,而初次報告的結果也收到很多其他組同學真誠的回饋,很顯然大家不太理解為什麼VR和眼部按摩器可以串連在一起賣。 我非常敬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