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的工作是唬爛?讓功夫老師來教你什麼叫真功夫


  我到台灣後就發現,許多科技公司都輕視Sales & Marketing,以為技術最重要,但沒有業務員、你根本沒生意,不會獲利,根本活不了。




重視市場,傾聽客戶聲音,說來簡單,能做得好的人卻著實不多。

功夫老師的產品經理課程,由PEST分析開始;乍看之下就只是搜尋一些外部新聞或個人感受到的趨勢,按照政治、經濟、社會、技術四個面向來做分類,如此而已。然而,在沒有認清產品本質的情況下,往往對於資訊的解讀深度都會不足,進而容易得出一些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結論。

雖然因為團隊合作的失誤讓我們繞了一大圈,我們最後還是確定了要設計的商品「眼部按摩器」。那麼,我們在PEST環節都整理了哪些趨勢呢?

中美貿易戰:很直覺,雖然不是只有我們要面對的狀況,不過就先放著作為提醒也好。
高度用眼族群人數增加:事實,但僅僅代表「市場正在擴大」,不代表我們有任何優勢,同樣就先放著。
鋰電池技術發展:從這裡開始就偏掉了...後續接著談。
網際網路發展:不知道關聯性在哪裡。
VR技術興起:嗯......

總共列了15點,接著功夫老師說請把對我們而言是優勢+能夠量化為產品規格的重點項目挑出來,作為各家產品的比較項目。於是很自然地,既然要轉換成規格,那麼電池能力、重量、可線上更新驅動程式(由網際網路發展的趨勢導出)、和VR功能,就成為了我們對於「眼部按摩器」各家產品的比較基準。

在對眼部放鬆效果、按摩力道、按摩方式等等完全沒有提到的情況下;我們組內強大的硬體技術人員(是真的很強大,過去戰功彪炳,代表台灣做了幾個國際級的案子)開始熱烈地分享與討論關於電池充電的規格。而我們最後也決定設計一個「有VR功能的眼部按摩器」。

組員A:「等一下,用眼部按摩器的時候眼睛不是閉著的嗎?」
組員B:「對啊,怎麼好像怪怪的?」
組員C:「可以啦!眼部按摩器是按摩眼睛周遭,眼睛可以睜開的,『技術上』做得到。」

電池有其極深的專業領域,但和眼部按摩器似乎關連不大

在定義產品特色的時候功夫老師就直接點出:「你們太多科技用語了,大家買眼部按摩器是為了快速充電嗎?」,而初次報告的結果也收到很多其他組同學真誠的回饋,很顯然大家不太理解為什麼VR和眼部按摩器可以串連在一起賣。

我非常敬佩我們組內的技術實力,然而我們卻也遇到了台灣新創公司常見的困境:技術實力比人都強,卻因不理解市場而走到了錯誤的方向去。


但有的時候雖然想知道顧客的想法,搜尋的新聞或調查都難以和客戶的需求做連結,尤其像是按摩器材這類的東西;有多少客戶喜歡比較大的按摩力道?有多少客戶喜歡仿真人的手感?這些資訊都無法在網路上搜尋到。

產品經理不能只是坐在電腦前,親身去體驗和訪談客戶更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

曾經在跨國企業小松製作所展開改革的經營顧問三枝匡,在其著作《V型復甦的經營》中提到:公司內部所有人都對市場遲鈍而毫無感覺,正是一間公司衰敗的徵兆。在他成功帶領改革的過程中有一段是這麼描述:「業務們聚在一起分享客戶的聲音和所得到的情報,努力拼湊出市場真正的樣貌...」。我問功夫老師:「如果是相對封閉的市場,例如醫療、軍用或航太等等,該如何蒐集資料?」,而功夫老師的回答:「越封閉的市場越要親自去跑,去認識內部的人你才會知道相關消息。這並不容易,但你的競爭者也會很少。」正和書中所寫相印證。




通路、金流與成本:創業的人總是太樂觀,因為不夠樂觀的人根本不會出來創業

以上我是用猜的,各位老闆不要打我。

在通路與成本環節中,最常出現的問題是「以為每個模式都能賺錢,又以為產品之外沒有其他成本」。

舉例來說,GOGORO除了賣車的錢之外,大家也舉了GoShare(個人租賃)、Last mile解決方案(企業租賃)、甚至是電池更換、保養維修費用...等收入來源。確實,就腦力激盪發想來說這樣是很好的,但我們很難做到的一點是後續的收斂;試想,真的有消費者會這麼甘願讓賣家一賺再賺嗎?除非是沒有其他選擇了吧?而且如果不是市場進入門檻極高(利用專利或技術...等手段),如此高的利潤必定吸引大批競爭者進入市場混戰。

就收斂的工作來說,團隊中需要有人擔任「監察員」來負責篩選並整合組內的意見;策略是要求一體連貫的,從市場定位、產品特色到利潤結構,追求面面俱到的想法正是制定壞策略的開端。



  壞策略不只是欠缺好策略,壞策略有其獨特的生命和邏輯,建立在錯誤判斷的龐大體系上。壞策略迴避分析障礙和難題,因為領導者相信負面思考會阻礙組織前進,誤把策略工作當成設定目標的練習,而不是問題解決的方式,因此制定出壞策略。或是出於不希望傷害到任何人,領導者不願做出艱難的選擇,才會產生試圖做到面面俱到的壞策略。
-《好策略,壞策略》

再說成本,通路商會抽成這點每組都相當清楚。但其他的成本則大家各有所遺漏,諸如專利費用、認證費用、試驗費用、客服維運費用、維修和瑕疵換貨費用...等;也就是說,現實中的情況往往不如我們想的那麼美好。


好的教練目的不在給建議,而是幫助你找到新的想法或觀點

如果對當責管理有瞭解的朋友,看到我寫到我們組內漸漸走向歪路的時候,應該就會想問說:「那子桓你呢?你描述的都是別人的想法、討論和決定,所以這時候你做了什麼?」。

坦誠地和各位說,我什麼都沒有做,什麼都沒有。

雖然心裡覺得這不合理,卻因為主流意見已經形成而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我知道我自己會有這個狀況,卻沒有試著去改善這一切。

幸好某位一談高階班學長姊一句「所以你到底在害怕什麼?」把我整個點醒,到第二天上課我的心裡還是一直在想著「對啊!所以我到底在害怕什麼?」。第二天上午進行的是通路計畫與上市行銷計畫,並沒有討論到產品定位。到了第二天下午,準備要整合收斂進行最後報告了(含行銷文案),我向全組人說明我的想法,爭取到幾位組員的認同並扭轉了整個產品方案。



簡報完後,雖然功夫老師說:「不錯喔!」;但我方組員C(主張VR功能)顯然對自己的想法遭到翻盤相當鬱悶,更意外地是,我自己居然也有不舒服的感覺。我原本以為我是很冷血能夠專注在把事情做好的人,不會受太多情感面的因素影響;但這次體會到,原來過去的自己都在逃避,只挑成功率高的時候出手,就跟躲在舒適圈沒有兩樣。

在前作《為什麼學了當責卻沒有辦法實現當責?》中,我想追加一條:因為當責本身就是一件痛苦而不舒服的事情,你願意為了團隊成果而讓自己承受那種不舒服嗎?願我們都能承擔並帶來改變。




留言

  1. 讀完這篇文章,就好像看到一家新創企業從零到一的誕生過程,寫實又中肯,非常值得閱讀!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營造和日本營造差在哪裡?來自日商副總的提問

為什麼學了當責卻沒有辦法實現當責?三個問題與更聰明的目標設定

什麼是W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