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流大戰:原來現實世界的商業就是這麼一回事

在Alex老師的推薦下看了電流大戰,確實並不是一部相當有爆點的電影,平淡的過程與結尾更讓他得到了極低的爛番茄分數。不過更為貼近現實面的描寫也讓這部電影對瞭解現實世界的商業運作有更多的參考價值。 愛迪生電氣與西屋電氣的比拚,也是直流電和交流電的技術比拚 創造價值 如果你沒有辦法利用自己的好點子來創造價值,那麼有人會替你去做。 即使愛迪生所擁有的許多專利都不是他的原創,但並不能否認他在改進未成熟的設計來推向商業化這一步做得不錯;而在電影中最重要的即是改良了原本無法撐過數分鐘,只能在實驗室中使用的燈泡,成為了能夠照亮紐約、對大眾生活有所幫助的燈泡。 不可否認愛迪生對於改良燈泡的貢獻 同樣地,在速食遊戲這部電影中;重新設計了出餐流程、餐點品項,開創出不同於其他家速食餐廳的一片天的人,是麥當勞兄弟而非雷克洛克。然而,儘管麥當勞兄弟也有著把這個模式做大推廣到全美國的想法,卻因為在幾次失敗的加盟活動中實務面的不順利,包含品質控管不易、加盟主擅自更改服務內容等等;而使他們萌生了「算了,我們就顧好自己的這間店吧!」的想法。然後,已經窮途末路的雷出現了... 再回到電燈這件事情上,眾所周知那並不是愛迪生的原創發明,而且很顯然一些原創者並不喜歡愛迪生所做的事,包含比愛迪生還早使用碳絲作為燈泡發光材料的約瑟夫.史旺(Joseph Swan)。但是,在自己藉由改進別人的原創發明來創造價值,而獲得個人的名聲與收益後,愛迪生卻把自己認為是這些發明的原創,不斷地想打擊對手而非創造更多價值。 在 Alex老師的文章 中也提到:「許多公司都會針對對手公司的情報進行地毯式的蒐集、甚至到了一個鉅細靡遺的程度。那麼,蒐集情報之後,這些公司拿來幹嘛呢?我很訝異的發現,有些公司居然只著眼在第一時間發展足以用來攻擊對手的說詞!」,可見這種策略是有多可笑。 只想著攻擊競爭對手?你的對手很可能不是他,而是即將把你淘汰的時代 愛迪生所犯的決策錯誤是在直流電/交流電的選擇上,他打從心底認為「交流電會電死人」而且直到老死都沒有改變,簡直把交流電當成魔鬼一樣看待;然而,這樣的想法卻使得他無法放下自己的主觀意識來瞭解及評估交流電的技術內容;甚至到了後期還拚命的以交流電去電死動物來宣傳交流電的危險,在在違背了做生意的本質「創造價值」, 我們在使用一項新發明時,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