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你的回饋,讓對方選擇了放棄進步


最近某一天,有個朋友很開心的分享;他當天非常順利,不但把擱置許久的任務一口氣清完,連對各單位的應對進退都顯得游刃有餘。然後他又說他們現在的單位在推動PDCA活動,希望我給他一點回饋。

像這種給回饋的事情,其實我極少主動去做,因為你沒有辦法確定對方到底要的是什麼;畢竟回饋難免需要指出尚待改進之處,但若對方心理上沒有準備好承擔這種刺的話反而會把氣氛鬧得很僵。



不過既然是對方要求的,那我也就只好給出一些個人的建議;我說:「那你覺得是什麼原因,讓你今天會這麼有效率?」。我的想法是,拆解出KSF,這樣以後就能夠盡量去複製,進而提升他長期的工作效率。

不過對方想來想去,卻也說不上一個真正的原因;但我還是不放棄的繼續追問,繼續想辦法拆解,問到最後對方有點火了,「反正就今天狀態比較好啦!你不要一直鑽牛角尖好不好!」他對我說。



當下我有點傻眼,不是你主動找我要回饋的嗎?怎麼最後變成我在自找沒趣了呢?

但回頭想想,確實,如果當下就是沒有辦法拆解出來,那硬在同一個點上打轉,也只是浪費彼此的精神。

既然如此,為何不退而求其次,先累積一點成果就好?拆解不出完整的KSF,就先把自己感受到的狀態記錄下來就好了吧?也許多紀錄幾次,就能發現每次狀態好的時候會有一些共通的因素,那就能夠更進一步去挖掘KSF了。


剛好今天看了Esor的新書《時間管理的30道難題》,裡面也提到了類似的概念。

        讓下一個階段的成果是「現在可以做得到」,是「真的可以完成」的,讓我們開始相信自己可以繼續往下一步推進。

時間管理的30道難題-電腦玩物


這又讓我想到了另外兩個故事。

《大人的Small Talk:EP61 每個人都需要的關鍵領導力-中文卡內基創辦人 黑幼龍專訪》中Bryan和黑幼龍先生談到,為什麼國軍給的薪資這麼好,現在的人對於當兵卻還是興趣缺缺?黑幼龍先生說,士官缺乏領導力,對於新兵不給予指導,只會用不堪入耳的髒話責罵,是很大的原因之一。

確實,如果是在一個陌生的環境面對這樣的主管,確實會讓人想要逃離這個地方。但我又想了一下,不對呀?美國海軍特戰-海豹特遣隊,不也是這樣嗎?那裡的訓練環境更嚴格,教官的侮辱性言詞更是只多不少,而且想要退出是完全沒有障礙的---走到旁邊搖一下小鈴鐺,OK,你解脫了。

然而,他們所訓練出來的,卻是全世界最精銳的部隊。

這其中的差別在哪呢?

因為這兩者原本成立的目的就不相同;如果你想要打造一支最菁英的隊伍,那麼70%、80%甚至90%的淘汰率對你來說都不會是個問題,你只要用最嚴個的考驗來挑出最強大的人選就可以了。但對一個大型組織來說卻不能這麼做,想像一下,一個員工流動率>70%的企業,能夠經營的好到哪裡去?




最近和幾個朋友聚會,A是個非常積極學習也熱心分享的人,他甚至會找自己的朋友和同業來給他回饋,而且都是非常直接不拐彎抹角的,他也很享受在這種被人質問、找出能夠改進的地方的過程。但A因為熱心而積極去給另一位朋友B指正、和甚至有一些尖銳的質問時,B卻顯得有些受不了了,他不懂自己明明沒有做錯什麼;為什麼A要這樣不斷的攻擊他。

兩個人都沒有錯,只是從一開始的設定的目標就不相同,因此後續才會造成互相無法理解。


回到一開始的故事,我不應該將「對方希望我給予回饋」直接連結等同於「對方能夠接受任何嚴格而直接的意見並思考」;一個基層士官希望接受更多的訓練、並不代表他的能力和心理上能夠承受海豹部隊的訓練強度。

在進行回饋的同時,也該觀察並依據對方的反應來做出調整;不能一股腦地把自己所有想要給的東西一次丟出去。雖然那會讓自己有種「終於有人願意了解這些了!」的快樂感覺,但對於對方卻是傷害過於幫助;甚至對方因為承受過大的壓力,反而以後看到這些好的知識技巧還會不自覺地退縮,我們也很可能就這樣損失了一位未來的潛力戰將。

在這邊引用一下Alex老師的文章作為結尾,也順便提醒自己,這種時候不要急!

  接著,雙方應該共同討論,看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很多主管經常在這裡就很急地要下指導棋,這就是搞不清楚指示和回饋的不同。你假如覺得直接指示會更有用,也不用浪費時間來做什麼回饋了,但不是每件事下了指令就一定對方會照做,不是嗎?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營造和日本營造差在哪裡?來自日商副總的提問

為什麼學了當責卻沒有辦法實現當責?三個問題與更聰明的目標設定

什麼是W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