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oT與攝影器材:其實是看展小心得

原本今年三月底預計要飛日本參展兼拜訪客戶的,卻因為疫情的關係取消;雖然心裡總覺得可惜(想出國啊~),卻也多了在這段時間內先觀摩其他展覽的機會。幸好這一次疫情,台灣在政府、產業界和民間共同的努力下,得到了世界各國中無與倫比的防疫成果,讓我們覺得身為台灣人實在太幸福了。而在年初到年中各大展覽雖不免陸續宣布中止或延期,但到了八月以後,也有漸漸解封開放的跡象;租屋處離南港展覽館頗近的我藉著地利之便也抽空前往參觀了幾個展覽。

出賣弟弟XD 2020.8.22 台北自動化展

今天應小太陽愛德華之邀來到攝影器材展的現場,主辦單位的公告讓人有點搞不清楚,我記得我在網路上看到的訊息是全部免費入場,但現場卻又有「符合以下資格者可以免費參觀」的告示,害我很迷惑到底展覽是不是需要收費。

走到Sony的攤位,愛德華不吝嗇地和我分享他的觀察,Sony和Canon兩大場都是把代理商負責的銷售區面向主走道;因為品牌力非常強,許多消費者來就直接詢問規格了,就直接留給銷售人員發揮。而這次攤位面積較上面兩家為小的Nikon卻選擇了將講座位置面向主走道,從10點多開講到12點多我離開的時候,聽講座的聽眾甚至都已經擋住主走道的2/3,Nikon確實地達成了所希望獲得的效果;作為交換,他們位在較為裡面的銷售區就顯得冷冷清清,就看講座內容精采程度和後續所能帶來的轉換率了。

除了觀察之外,愛德華也提到自己會去上下游廠商的攤位瞭解市場情報,也會知道哪些公司雖然預算不多但非常用心的佈置攤位和設法吸引人流前往,可以說是非常認真。正如Alex老師在文章中寫的:

  不管我自己是設攤參展者,又或者只是單純的參觀者,我的目的其實相當清楚,就是要在這個商展內找到商機。所以,我通常會做好事前研究,包括那一家上下游供應商或競爭者攤位在哪裡、在哪一天的幾點有些什麼活動,都會事先做好功課並排定時間。假如自己真的抽不開身,就像我在Eurobike可能事前預約會來我們攤位見我的廠商一天就有12~14家之多,我還是會指派團隊內的不同同仁去現場看完並記錄下來;我自己也絕對不可能只坐在自己的攤位而其他都不去,因為現場拜訪還是很重要的。



走著走著,在次走道的角落,發現了一間小巧但配色相當精巧的攤位;作為展覽品的電池也擺設的相當雅致,讓人不禁想多拍幾張照。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們報名的很臨時,所以當時離參展只剩下一個月的時間了;但他們還是達成了我認為90%以上的公司都做不到的事情。如果你的公司預算很充足那自然另當別論,但如果是在預算有限的情形下參展,又想要讓自己的攤位和其他人有所不同,我覺得Oxopo的成果是值得參考的。




說到小攤位,剛好今天也看了一個有趣的案例。我不覺得這家的攤位擺設不佳,但總覺得如果有一位工作人員站在攤位正中間,怒目看著往來經過的人群,這樣真的有人敢靠近看看他們公司是做什麼的嗎?


最後來聊聊請Show Girl這件事情,攝影器材展有SG是天經地義;不過就連我之前參加的自動化展、企業機房展也都有廠商請了SG。原本我會覺得SG跟這種BtoB展覽應該是一點關係也沒有,但今天和愛德華聊了一些,他說有的廠商會準備一些酒品如Tequila、或者自家種植的水果等等來吸引人流;加上在富智小學堂的展覽行銷大補帖中也有這麼一段:

  再來考量有哪些大廠在你附近,後來看到右邊區塊有 ABB 艾波比、EPSON 愛普生等企業,在知名廠商的加持下,加上過去其過去展品吸睛,勢必會吸引群眾聚集。因此右邊主走道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既然重點就是擴大人流量,那麼採用SG戰術看來也沒有什麼不對;就是怎麼執行能讓預算花的更有效益而已。而對小廠商來說,用不起這種大公司才能打的戰術,攤位佈置和活動舉辦的細節就要再更用心考量,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難得的參展機會。
Sony的展示區,旁邊都有產品可以直接拿起來試拍舞者


對於參展,我是一點經驗也沒有;文章所寫的感想也很可能和事實有所偏差,期待各位有經驗的前輩能夠多多指點一下。我在公司的粉絲專頁翻出了過去在日本設展的紀錄照片,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什麼建議呢?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營造和日本營造差在哪裡?來自日商副總的提問

為什麼學了當責卻沒有辦法實現當責?三個問題與更聰明的目標設定

什麼是W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