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Construction x Big Data】一個裝在吊勾上的飛碟,能為營建產業帶來什麼價值?

圖片
 近來在工廠運營領域,投入精實管理進行改善的工廠是越來越多(恭喜 江守智顧問 生意興隆!),但對於台灣的營造業而言,投資於數據化營運改善的案例並不多見,主要原因有: Turner x Versatile 1. 每棟建築設計都是獨特的,且每個案場的包商不同,改善的效益難以延續 2. 工作拆分給專業包商進行,要跨包商整合不容易 3. 再加上工地環境惡劣不利於數據採集 不過,這些投資真的沒有價值嗎?或者反過來說,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投資會有價值呢?今天,我們先來看一個國外的案例,看看有沒有什麼我們可以參考的地方。 全美最大的營造廠Turner Construction( ENR 2021 Ranking )和新創公司Versatile合作,採用了該公司的CraneView產品安裝於塔吊吊鉤頂部,蒐集塔吊使用的相關數據,進而分析並想辦法改善塔吊的使用效率。下面是Turner發佈的介紹影片: 看完影片介紹,相信大家心裡一定馬上能夠想出無數的問題點,我直覺想到的限制會是建案一定要是超高樓層鋼結構。首先,塔吊的工作一定得是瓶頸,否則提升塔吊利用率的意義不大;再來,標準層夠多的情況下,改善所獲得效益才有辦法最大化;最後,包商和工班必須非常穩定,否則中途不斷換人的話熟練度自然無法提升,那就更不用提改善了。 影片中共有三個建案,加上Turner第一個試驗CraneView的建案Navy Building in Manchester Pacific Gateway,這邊我們可以來看一下這些建案的概要情況。 案例介紹 首發試驗建案:Navy Building in Manchester Pacific Gateway(San Diego, California, USA)  業主&設計:Manchester Pacific Gateway, LLC/Gensler  規模:地上17F(76.2m)/地下2F,樓地板面積34,600㎡  功能:辦公空間  結構:SC造  工期:2018 ~ 2020  契約金額:$174M  = 78億新台幣 根據 ENR的報導 ,Turner的工程師在這個案子利用CraneView收集吊車利用率的數據後,發現每次PC外牆板進場後都要先用塔吊調整到正確的方向,才能再起吊安裝。發現這個問題後,Turner雇用了一台專用堆高機將PC外牆板先翻面,於是節省了超

「重複」的力量

圖片
 最近為了消費者行為分析苦惱了好一陣子。個人認為原因在於,我總覺得自己分析出來的結果跟業務部門的「常識」差不多,心裡一直有一種「我好像在做白工,報告一堆廢話」「這不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嗎?」的感覺。 但今天下班時突然有個想法浮現,業務部門的「常識」就一定代表其他部門或高階主管也這樣認為嗎?好像並不一定,畢竟站在第一線執行任務和站在管理的位置,或者「另一個部門」的第一線;看見的風景、聽到的聲音不同,很可能造成大家的想法、「常識」也各不相同。 舉例來說,過去在建築工地上班時;工地的同仁總認為「公司的人坐辦公室吹冷氣,不知民間疾苦;制定一堆不合時宜的規定導致現場效率下降」,相反地,公司的同仁則認為「工地的人覺得反正天高皇帝遠,往往傾向不守規矩、打混摸魚交差了事;需要更完善的規定來防治這種行為」。 而這兩種想法對不對?也許都對---只是比例不同。那麼,開會時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假設A部門佔了70%,B部門佔了30%;但在會議中,兩個部門肯定都指向是對方的錯,同時也都能舉出事實(即使30%的事實也能夠放大處理),而最後的結論就會變成兩黨一樣爛---沒有結論。 這時候,如果數據能夠顯示出就是A部門要負起大多數的責任,那這份數據分析不就有很大的意義嗎?即使我自己身處B部門,而我的團隊夥伴不僅知道是A部門要負較大責任,而且也早已多次向管理階層反映;利用不同的報告形式、不同的資料來源提出,就算是已經重複很多次的結果,也有很大的價值。   我們人類的意識對於重複有著本能反應。我們聽到的次數越多,就越可能記住。聽到的次數越多,我們就會認為這個事實越重要。   與之矛盾的是,不喜歡重複是人性的一部份。我們不會一個早上對同一個人說六次早安。我們可能會一直希望他們的一天能有好的開始,但我們不會重複地說出口。這樣的重複讓人不舒服、沒有感情、令人毛骨悚然。 - 《好問》 我很討厭別人對我重複嘮叨同樣的事情,但當場景換成要說服他人時,「重複」的力量卻是我們該好好掌握利用的。以前總是在第一次提案失敗後就容易感到挫折,認為自己的意見都沒有受到尊重;殊不知一般提案 很少會在十次之內就過關的 ,不斷調整修正、從不同角度、用不同資料來切入,堅持下去才能讓真正重要的想法被落實執行。

GMAT 760:通往新世界的敲門磚

圖片
堅持了五個半月,終於有個好結果能和大家分享! 如果你也想加入請點 考試成績 2021/5/14 一戰 640 V24 Q51 2021/6/22 二戰 700 V35 Q49 2021/7/29 三戰 760 V44 Q50 背景 台大土木 GPA 2.8 + 修進階英文才畢業;當完替代役後有考多益895,但也是5-6年前了。 畢業後在日商營造業工作5年,英文基本沒有什麼用到;後來換到一間很小的美商公司,才有稍微多一點的機會使用英文。 準備時間 2021/02-2021/07 摘要 經歷了夢幻般的一天後,還是該來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自己是理工科背景,所以這篇分享可能會比較適合理工科的同學,就請文法商的同學見諒啦!我會拆成心態和技巧兩個方面來分享,如果時間有限的朋友可以只看自己想要的部分即可。 對理工科的同學來說,Q基本上都不會有什麼問題,所以數學的部分後面我就沒有多寫。由於GMAT的數學對全世界考生來說普遍偏簡單,小心不要粗心犯錯就是;我第三戰應該只錯3題就只剩50分了,二戰49分就已經掉出前25%(PR74),穩定度是第一重要的。 心態和備考計畫 從開始補習準備考試,直到最後殺G破關為止,自我懷疑的聲音都會不斷地徘徊在你的身邊。加上現在網路發達,各種朋友出遊照(所以疫情時間備考的考生是幸福的)、美食照的攻擊,ˇ以及A2社團裡不斷有殺G解脫的同學回報,什麼一個半月720啦、一戰750啦...種種的訊息都會讓你覺得的背上有幾千噸重的包袱。如果你是個比較能獨處的人(像我),就好好享受自己一個人的寂寞吧!除了必要的MBA申請訊息外和原本的工作外,一些社交活動盡量能免則免。如果天生比較外向需要和人互動的同學,找個運作良好的讀書會會對你很有幫助。總之,對於一般人的社交圈來說,從準備GMAT到申請學校,都會是一場非常孤獨的旅程;而且會遠遠比你想像的還要更漫長和艱辛。 也正是因為這趟旅程非常困難,加上上班族的時間也非常有限,有補習班能夠幫忙是最好不過的。當初選擇A2是因為Sabina的推薦,現在回頭來看,我認為這絕對是100%正確的選擇。除了豐富的資源不必多提以外,更重要的是能有經驗豐富的老師幫你檢查方向有沒有走歪,而這會讓你少走很大一圈彎路。 很有趣的是,當初聽A2上課在講說「大家拜託考完一定要來諮詢,不要害怕啦!真的不會很兇啦!」,我覺得超好笑的。一戰考完諮詢時我想說「來吧!

換位思考x問題解決:Move, move, move!!!

圖片
    為什麼在「逃避」與「面對」這兩個選項之間,會這麼難抉擇呢?因為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知道:如果逃避問題,就會覺得自己吃虧了,心情會因此沮喪,會責怪自己為什麽不敢挺身捍衛自己的權益,同時也害得別人喪失了改善問題的機會。但是,如果選面對問題,事情可能變得更糟,我們可能會被拒絕,甚或受到汙衊,也可能在無意傷害了對方,彼此的關係因而破裂。 - 《再也沒有難談的事》 課前任務問說:你心目中的換位思考是什麼?我寫下了「知易行難」四個字,聽起來真的是超級老土的,但我也實在想不到更好的詞彙來形容了... 我公正客觀地在此宣布:對方真是他X的王八蛋 今天的演練有一個環節是要把自己所面對的談判困境,用第三方的角度來客觀描述,聽起來似乎容易,做起來卻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在演練的過程中,如果選擇的案例不是太簡單的話(那樣演練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即使老師提供了很多小招式,像是「換個位置就換了腦袋」;你還是會不斷聽到「可是我就覺得他不行!」、「但是他們就是不願意改變啊!」、「這樣不可能啦」等等非常主觀否決可能性的發言,而且通常帶著無奈和負面的語氣。 就像最近吵的沸沸揚揚的大潭藻礁議題來說,雙方陣營的支持者肯定都認為自己才是理性客觀的人,而對方則是不可理喻的瘋子。從資訊來源來看,一邊的資訊顯示開發是國家能源所需,而且已經最大程度地限縮開發範圍和採取保護生態的措施;而另一邊的資訊卻告知這項開發案並非必要,而且對於生態的破壞程度非常嚴重。 雙方基於各自接收到的資訊做出了理性地分析,而結果卻是天差地遠;更不用說還有同陣營的討論聲量影響,甚至於做出客觀分析的人反而會遭到同陣營極端死忠支持者的攻擊,可見要當個客觀的第三方有多困難。 但我發現,把這個「客觀第三方」用一個真正的人物來替代,會收到不錯的效果。前提是這個人物不能和其中一方是同陣營的,當然就像老師說的,也不可能就扮演一個路人然後什麼都不知道。 例如兩個員工之間衝突的case,就可以把第三方設定為主管/老闆(請不要預設老闆會偏袒自己或對方);而公司和供應商間的衝突,扮演客戶的決策者像是採購主管等,就是一個還不錯的選擇。當我們認知到自己在扮演一個有名有姓、真實存在的人物,就比較不會像扮演「公正第三方」這種虛無飄渺的東西一樣,很容易被原本自己的主觀意識拉走。 至於還有另外一個困難就是,當我們就是完全沒有另一方的資訊的時候,就得要依靠熟悉那個領域的專家

Xdite的30分鐘速讀法實踐:跨國專利侵權訴訟之管理(真是沒事找事拿這麼硬的書幹嘛)

圖片
  目的型的閱讀,效果能否發揮的重點在如何收斂。我自己可能會要求自己看完後馬上要有產生,無論是心得摘要也好,或是把文字化為圖示的做成幾張投影片也行,總之就是不能讓自己的收穫只是一本看過的書而已。 --- 《不花大錢也能投資自己而達到進修學習效果的5點要訣》 將近兩個月沒有寫文章了,今天來分享最近做的一個練習-Xdite學姊在2017年分享的 《普通人如何做到30分钟读一本书并做完笔记?》 ;希望能在新年的開頭讓自己更進入狀態一點。 我挑了一本算偏硬的法律主題書籍:跨國專利侵權訴訟之管理,說來好笑,以前我對法律這種東西是很討厭的,覺得真的是太無聊才會去搞這些東西,沒想到現在為了自己能力上的進步,反而開始主動接觸了,也是挺有趣的轉變。   當各位在實際運用這個模板時,不曉得覺得哪個部分最困難?對我來說,其實最困難的部分是第一個步驟,也就是找出最想這本書中得到答案的一個問題。 --- 《從Xdite讓人上癮的30分鐘讀書筆記法,來看我應用在《MIT‧哈佛教你決斷的科學》上的成果》 我自己的感想也是如此,尤其是面對一個自己完全不熟悉的領域,我覺得要定義出一個夠好的問題非常困難。就像我這次設定的「收到專利侵權警告信,應如何防守並管理可能衍生的訴訟」,雖然是台灣絕大多數企業很可能碰到甚至已經有相關慘痛經驗的主題,但還是會覺得有點害怕,總覺得好像這個問題並沒有設定的很深入具體。 但後來想到當初在工程公司服務時,每來到一個新工地,已經提早進入專案的同事都會準備好厚厚幾大本工程圖,加起來動輒百頁千頁的,從基本的土地位置到門窗玻璃的細節都包含在內,然後主管就會跟你說:「來,先看圖」。 記得我第一次下工地時,拿到幾百頁的圖面,根本不知道從何看起,也就隨便挑一頁開始亂翻,試圖記下所看到的東西,卻發現那些內容你根本就記不得。 原因在於,沒有設定好要解決的問題(目的),就茫然地跳下去搜尋資料,看了什麼也只是統統變成過眼雲煙。 到後來我才發現,一開始都不要去看那些細節怎麼處理,先瞭解工地在哪裡、大小有多大、建築物和腹地的關聯、附近的出入口和道路等等;接著再依照當下的工程進度,從圖說中擷取必要的資訊,並且寫成自己的筆記;若工程準備推進到下一階段,再次翻閱圖面去取得下一個階段必要的資訊即可。 妄想一次把所有資訊記下來,是最天真的做法,也必定會失敗。 在這邊引用Xdite學姊的原文:   许多人看书时

Why Cooperative Negotiation Is Not Always the Best Way? 風格平衡才能讓你應對如此複雜的世界

圖片
    永遠都沒有最好的戰略,而只有更好的戰略,關鍵就在於自己能不能問出正確的問題。 --- 《「我該怎麼想,會談出更好的結果?」》 你的風格是超高合作!聽起來很不錯嘛?是啊,合作有什麼不好呢? 快三年前,身上穿著難得登場的正裝,雖然是帶著笑容踏入教室和同學揮手,心理卻是充滿著猶豫,不知道等一下會發生什麼事情。幾個活動演練下來,完全可以感受到自己已經完全無法跟上,不知道我從何處來,又該往何處去;雖然知道那些都是實際存在於現實世界中,活生生的案例,卻總覺得離我好遙遠好遙遠。 第二天的下午,正好是僅存幾屆思維班還會進行「談判風格測驗」的環節,心裡深知每一班這麼多同學,光是每一班課後的心得、加上不斷推陳出新的課程和後面同學的作業,更別說老師自己還有部落格要兼顧;要讓老師課後再寫全班風格的分析,恐怕真的是強人所難了。於是,當聽到「有沒有人要自願給我分析?」的瞬間,我沒有遲疑任何一秒,把自己的測驗卷交到了老師手上。 「你這個就是:有很多談出好deal的理想,卻因為做不到而最後不得不妥協。」 「什麼!」我心裡一驚,卻不由得冷汗直流,因為這個分析實在是太精準了,精準到比我自己還更瞭解我自己的行為模式。超高合作風格,代表我很常大談理想化的做法,卻讓許多務實派的對手認為不切實際;略低的競爭風格,讓我在面對不講理的對手時往往落於下風。於是,我有了自己的功課,也自此踏上追尋的旅程。 三年後,經歷了大小專案和工作的轉換,自己的能力提升了;也不像過去那樣總是在沒有辦法的最後一刻選擇心理百般不願的妥協,同時心裡還叨唸著「為什麼其他人都不願意合作呢?」。由於獲得成果有顯著提升,雖然很多人不斷提醒我「動作太慢」這件事,我卻還是在猶豫到底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看,老毛病又出來了)。 這次談判風格workshop中的測驗結果,我的合作風格值完全沒有變;而這也正是我的明顯弱點之一。 「你還是一直在找最好的solution,但是談判永遠沒有最好的solution,只有更好的solution。」 沒錯,理工出身、熱愛邏輯分析的我,相對於動態修正、快速回應的商業步調,即使做出了部分調整,但整體來說仍然顯得過於緩慢。「想清楚再執行」是好事,然而現實總是不那麼完美;由於情報的缺乏、沒有類似經驗等等因素,很有可能我們一開始根本就「不可能通盤想清楚」。高合作風格的測驗結果,體現出來的正是對於「完美計畫」的追求,但當我們

AIoT與攝影器材:其實是看展小心得

圖片
原本今年三月底預計要飛日本參展兼拜訪客戶的,卻因為疫情的關係取消;雖然心裡總覺得可惜(想出國啊~),卻也多了在這段時間內先觀摩其他展覽的機會。幸好這一次疫情,台灣在政府、產業界和民間共同的努力下,得到了世界各國中無與倫比的防疫成果,讓我們覺得身為台灣人實在太幸福了。而在年初到年中各大展覽雖不免陸續宣布中止或延期,但到了八月以後,也有漸漸解封開放的跡象;租屋處離南港展覽館頗近的我藉著地利之便也抽空前往參觀了幾個展覽。 出賣弟弟XD 2020.8.22 台北自動化展 今天應小太陽愛德華之邀來到攝影器材展的現場,主辦單位的公告讓人有點搞不清楚,我記得我在網路上看到的訊息是全部免費入場,但現場卻又有「符合以下資格者可以免費參觀」的告示,害我很迷惑到底展覽是不是需要收費。 走到Sony的攤位,愛德華不吝嗇地和我分享他的觀察,Sony和Canon兩大場都是把代理商負責的銷售區面向主走道;因為品牌力非常強,許多消費者來就直接詢問規格了,就直接留給銷售人員發揮。而這次攤位面積較上面兩家為小的Nikon卻選擇了將講座位置面向主走道,從10點多開講到12點多我離開的時候,聽講座的聽眾甚至都已經擋住主走道的2/3,Nikon確實地達成了所希望獲得的效果;作為交換,他們位在較為裡面的銷售區就顯得冷冷清清,就看講座內容精采程度和後續所能帶來的轉換率了。 除了觀察之外,愛德華也提到自己會去上下游廠商的攤位瞭解市場情報,也會知道哪些公司雖然預算不多但非常用心的佈置攤位和設法吸引人流前往,可以說是非常認真。正如Alex老師在文章中寫的:   不管我自己是設攤參展者,又或者只是單純的參觀者,我的目的其實相當清楚,就是要在這個商展內找到商機。所以,我通常會做好事前研究,包括那一家上下游供應商或競爭者攤位在哪裡、在哪一天的幾點有些什麼活動,都會事先做好功課並排定時間。假如自己真的抽不開身,就像我在Eurobike可能事前預約會來我們攤位見我的廠商一天就有12~14家之多,我還是會指派團隊內的不同同仁去現場看完並記錄下來;我自己也絕對不可能只坐在自己的攤位而其他都不去,因為現場拜訪還是很重要的。 --- 《訂單、業績、還有滿滿的大平台:國際商展的參展5大基本功》 走著走著,在次走道的角落,發現了一間小巧但配色相當精巧的攤位;作為展覽品的電池也擺設的相當雅致,讓人不禁想多拍幾張照。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們報名的